近几年,涌现出很多“传武大师”,就像武侠小说中一样标榜自己是太极高手、咏春高手。这些大师曾一度成为网红,其作风让人咂舌,例如“电母”闫芳,她能挥一挥手,就能让她的徒弟们违背物理原理迅速飞出,比小说中的“飞叶伤人”还要厉害几分。后来又涌现出了太极雷雷、马保国、咏春丁浩……当然,他们的运气或者“修为”不如闫芳大师,纷纷在擂台上被搏击高手KO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这些“大师”让大家对传统武术有了空前的藐视,口头上的巨人,擂台上的怂人,成了大家对传武大师的基本认知。
其实,在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发展中,也有很多“传统大师”。我们经常看到许多“IT管理大师”在不断发表高高在上的言论,但是当别人和他探讨具体问题的时候,往往会被许多现实的问题击垮。其以咨询顾问方式去给企业组织做规划与建设的时候,也常常在空中楼阁而不能落地,被KO的体无完肤。
与这些“传武大师”相同的,是这些“IT管理大师”往往也秉承了许多“门派”,包括但不限于:数字化转型、数据挖掘、敏捷……
其实,我本人对传统武术依然敬仰,首先我认为传统武术是有其养生性与实战性,许多人对传统武术有误解,认为外家功夫就是实战,内家功夫就是所谓的“内力”,这是受了武侠小说的误导。传统武术确实有内外之分,内家强调对内脏的修炼提高整体身体素质,外家强调抗击打性。
武林孙剑云有这么一段话:“我的父亲孙禄堂先生每天练功八个小时,我本人每天练功四个小时,到了我的弟子每天练功不足两个小时。现在一些传统拳师每天练习一两个小时套路,连个沙袋也不挂,还想炼精化气,炼气化神,炼神还虚,简直是可笑之极。反观现代散打运动员,每天上千次的击打沙袋,练习体能,参加实战,泰拳手更是上万次的击打沙袋……所以说普通的传统拳师根本就无法与散打,泰拳手抗争。”
这段话还是比较务实的,无论你的功夫有多么精妙,缺少在练武场上与擂台上的实战,这些功夫也仅仅只能成为谈资(甚至连表演性都谈不上)。
所以说,对于IT管理的方法论“门派”,我们依然认为有其科学的一面,以服务管理为例:无论是国际上的ITIL还是国内的ITSS,又以敏捷与持续交付来说:DevOps,Scrum等,这些理论都是具有多年实践沉淀而成。但是这些理论体系,如果离开了对实践的参与,脱离了对应用场景的深度分析,就如同传武大师只知道嘴炮,而不去练武场反复演练,实战必然是稀松的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也因此,我们要求北宙咨询的顾问,除了要研究理论外,往往需要具备场景的分析与归纳能力、管理工具的实施落地能力,并且每年都需要在十余个项目中去历练,在管理的困境中探索光芒。只有这样的顾问才有能力真正去给企业的落地项目作指导。
说回到传统武术,其实,新中国建立后,考虑到体育健身的全民价值,体育界更提倡传统武术的养生性,并不提倡传统武术中狠毒的一面,取代的是根据有规则性的体育项目,如拳击和搏击等。所以“传武大师”们,倘若有自知之明,不去天天叫嚣,能把传统武术的文化精髓与养生之道发扬光大,其实也是值得敬仰的。如同许多“IT管理大师”,如果没有实施落地经验,能从自己擅长的管理文化或结构思维去探索,与IT项目的从业者一起平和探讨,而不是动辄拿着高姿态,去嘲讽那些在实践中其实比自己经验丰富很多的一线管理者,也一样可以成为大家尊重的专业人士。
ITIL升级路径图
来源: 北宙咨询
注: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,侵权即删!
我要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