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医疗又迎政策利好!继7月15日13部门联合发文鼓励以互联网优化就医体验,打造健康消费新生态之后,7月21日,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》又针对几个行业热点话题做出要求,即关于诊疗范围、医保支付和审批的要求。
随着5G时代到来,智能机器人、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,互联网医疗成为医疗领域的蓝海,发展方兴未艾。今年以来,受年初疫情影响,互联网医疗的市场需求急剧增长,多方平台数据显示在线问诊量激增,而机构对在线医疗概念股的追逐也呈扎堆之势。
中金公司分析师钱凯2月11日报告指出,2020年互联网医疗领域将迎来双重催化,有望成为行业的拐点之年。拐点之一:疫情催化互联网医院建设升温;拐点之二:医保在线支付曙光初现,患者渗透率有望迎来拐点。
Analysys易观上月发布的《中国互联网医疗年度分析2020》预计,2020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,市场增长达46.7%,达2015年以来最高增速。其中,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,问诊仍是重要的流量入口,平安好医生App月活跃人数领先,已经占据问诊市场80%以上流量。
爆发的需求下,国家层面对医保在线支付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。
国家医保局、国家卫生健康委3月即在联合印发的文件中即明确题出,将符合条件的“互联网+”医疗服务费纳入医保,同月31日,平安好医生旗下互联网医院打通湖北省医保在线支付,成为全球首个打通医保在线支付的互联网医疗平台;
4月,国家发改委、中央网信办印发《关于推进“上云用数赋智”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》,提出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、支付标准、药品网售、分级诊疗、远程会诊、多点执业、家庭医生、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、实践探索和应用推广。
国泰君安分析师李沐华4月30日报告指出,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畴非常重要,政策宽松力度超预期。过去互联网医疗,包括网上取药无法用医保脱卡支付,这样用户就只能自费,限制了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场景。卫健委近期下发政策,鼓励把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范畴,对行业是一大利好。
中泰证券分析师闻学臣7月20日报告认为,医疗信息化行业下游需求旺盛,由于政策和技术驱动,未来2-3年将是加速建设期。并且医联体、信息互联互通等政策驱动医疗信息化建设由点到面推进,认为中小型企业由于交付能力弱和产品结构单一,将逐渐被市场淘汰,行业资源将向大型企业集中。
目前,互联网医疗赛道已众星云集。据上述报告整理,平安好医生已经成功在港股上市并获得较高估值,目前总市值超 500 亿港币;阿里健康业绩爆发式增长,今年以来股价实现翻倍增长;卫宁健康的四朵云业务同样表现卓越,云医、云药和云险经营指标靓丽,今年有望实现盈利。
同时,随着腾讯入股东华软件,阿里入股卫宁健康,互联网巨头加速在医疗科技领域布局。闻学臣认为,互联网巨头具备技术优势、资金优势、C端流量优势,医疗IT企业具备行业优势,双方强强联合,资源互补,将实现“1+1>2"的双赢效果。医疗IT行业资产价值有望进行重估。
来源:科创板日报
注: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,侵权即删!
我要评论